大学生如何防诈骗(一)

作者: 时间:2023-10-20 点击数:

1.虚假信息类

犯罪分子通过短信、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虚假中奖、退款、购物优惠等信息,或者以学校教务处的名义发送成绩单,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拨打电话,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。

某女大学生小雪,接到电话称其淘宝账号被盗,已被锁定冻结,需要联系淘宝客服办理激活或解冻,并给出了联系电话,小雪拨打了电话,并按照工作人员要求告知了账号、密码、支付密码等信息,后银行卡中的3000余元生活费被一扫而空。

2.警告通报类

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、银行、快递公司等单位或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,并以涉嫌犯罪、账户异常、包裹有问题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。

某男大学生小刘,收到一条短信,称其身份证被冒用办理了多张银行卡,涉嫌洗钱犯罪,要求其拨打110报警。小刘拨打了短信中的号码,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,并让小刘提供了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信息。接着,对方又让小刘拨打一个检察院的电话,要求小刘将银行卡内的钱转入一个安全账户以便调查。小刘信以为真,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共计2万多元转走,结果发现被骗。

3.虚假购物类

犯罪分子通过网络、短信、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,通常以优惠、低价、海外代购等方式为诱饵,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,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提前支付货款或定金,待受害人付款后就失去联系或提供假冒伪劣商品。

某女大学生小王,在网上看到一款名牌包包的广告,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半,心动不已。她联系了卖家,并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货款。然而,等待了几天也没有收到快递信息,卖家也不再回复她的消息。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

4.虚假招聘类

犯罪分子通过网络、短信、电话等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,通常以高薪、轻松、无须经验等方式为诱饵,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,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报名费、培训费、保证金等费用,待受害人付款后就失去联系或提供虚假培训服务。
 
某男大学生小赵,在网上看到一条关于游戏试玩员的招聘信息,月薪5000元,无需经验,只需每天玩游戏并提交反馈。小赵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兼职机会,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,并按照对方的要求支付了200元的押金。然而,当小赵按照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个名为游戏试玩中心APP后,却发现里面的游戏都是一些低质量的山寨版,而且每次试玩都需要充值才能进行。小赵觉得不对劲,便向对方询问情况。对方却说这是正常的操作,只要充值足够多,就能获得更高的试玩收益,并承诺充值的钱都可以退还。小赵不相信对方的话,便要求退还押金并退出试玩。对方却说押金已经被冻结,只有完成一定量的试玩任务才能解冻。小赵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赶紧向警方报案。
5.
冒充熟人类

诈骗分子利用社交软件或电话冒充受害人的亲友、同学、老师等,以遇到困难、需要帮忙、有好事分享等为由,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,从而实施诈骗。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受害人的信任和情感,编造各种可信的理由,让受害人不敢怀疑或不好拒绝。有时,诈骗分子还会盗用或伪造受害人熟人的身份信息,增加其可信度。
 
某高校学生小陈收到一条微信消息,称是他的同学小赵,因为手机掉了换了新号码,让小陈把自己的微信号码发给他。小陈没有多想,就把自己的微信号码发给了对方。没过多久,对方又发来消息说自己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,但是收货地址填错了,让小陈帮忙联系卖家更改地址,并给出了卖家的电话号码。小陈觉得是同学应该帮忙,就拨打了电话,并按照对方的指示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。挂断电话后,小陈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了2000元。小陈随即联系对方询问此事,才发现对方不是真正的小赵,而是一个骗子。

防范方法做到三不

1.不听

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,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、花言巧语,都不要轻易相信,要及时挂掉电话,不回复手机短信,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。

2.不信

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,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。无论什么情况,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卡等情况。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求助咨询,或向亲戚、朋友、同事核实。

3.不转账

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,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,绝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;单位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,在汇款、转账前,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,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。

最后,再总结一下,如果遇到以下情况,一定要警惕,不要轻信他人的话语,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,不要轻易转账汇款:

1.对方以高薪、低价、中奖等吸引你的注意力,让你感觉有利可图;

2.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你提供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,或者让你扫码、点击链接、下载软件等;

3.对方以各种借口要求你先付款或者垫付资金,如手续费、保证金、税费、罚款等;

4.对方以各种威胁、恐吓的方式让你服从其指示,如涉嫌犯罪、账户被冻结、征信受损等;

5.对方以各种借口拒绝见面或者视频通话,只能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聊天。

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被骗或者怀疑自己可能被骗,请及时与老师联系,切勿因为害怕、羞愧而错失补救的时机。同时,也请各位同学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和方法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文明、和谐的网络环境。


版权所有: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、武装部 电话:0722-3809855 Email:szbwc110@163.com
湖北省随州市迎宾大道38号 邮编:441300 电话:0722-3809855